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页 (第2/2页)
种兴奋是炫耀的心情带来的, 对于蒙古方面谋略上的成功给了他无比的自信。 碍于身份,他自己没法主动跟人炫耀。 从登基之初的小皇帝,到如今的大权在握, 大臣们对他的印象虽然各不相同, 但是共性就是深沉的皇帝。 一个深沉的皇帝是不会喜欢拍马屁的大臣。 所以现在的康熙还没有自己的马屁团队。 唯一一个身份也够, 也懂得他的谋略多么优秀的人,就是玉瑶了。 这是一个双重的身份。 康熙即可以将玉瑶当做友人那样, 暗戳戳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功。 又可以是男人对着自己女人那样炫耀,展示自己的能力等等。 众所周知,没有夸赞的成功是不完整的, 再成功的一件事, 若是没有个捧场的, 多多少少就少了一点成就感。 (说不定也就是反派话多的原因。) 两位太后到了京城外的时候,并未停留,而是直接进城,回宫休息。 昨日, 玉瑶已经亲自迎了两位太后,一一处理妥当。 两位太后毕竟年纪大了,一路舟车劳顿, 还是需要多多休息一下的。 而康熙则是在城外驻扎了一晚,第二天由百官在城门口迎接进城。 玉瑶则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公主们在东直门等候。 蒙古气候与京城大不相同, 即使有着众多的奴才和周全的准备,也比不上在紫禁城舒适。 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康熙回京的时候,外貌有了一些变化。 玉瑶愣了一下, 才迎上去。 “臣妾恭迎皇上。” 后背挺直, 颔首低眉, 屈膝行礼, 一举一动俱是优雅自然。 明黄的朝服端庄华贵,东珠坠在颈间,莹润生辉。 但是再美丽的珠宝也比不上眉眼间的淡漠疏离动人,偏偏嘴角又沁着一抹柔婉的笑意,让人既忍不住抬头去看,又心生敬意,不敢冒犯。 能冒犯的只有一个人。 这人快步上前,身后跟着穿着朝服的大臣们,前方是迎接的妃嫔和儿女们。 他眼中就只看到这一个人了。 眼眸中陡然笑意加深,眼底的倒影只有一人,她身后的一切都成了画卷中的背景板。 只有眼前这人才是唯一的色彩。 伸手扶起,执手对视,缓下语气,带着安抚和理解,“皇后辛苦了。” 凌晨就在城门口等着的,迎接皇上之后又跟在队伍后面一路到了东直门,腿脚发疼的百官:????? 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朝服搭配和妆容,想了开场白,一个照面就成京背景板的妃嫔:? ? ? 卷生卷死的胤褆和胤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