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页 (第1/2页)
剩下的康熙没说,但是玉瑶也明白,宫里的孩子早熟的厉害,皇子们的上进可不只是因为皇上的要求。 况且,康熙每天都会去上书房检查皇子们的功课,对于他们的学习情况自然是清楚的。 只有两个字,满意! 玉瑶叹息一声,摸摸自己的肚子,不知道这孩子是男是女,又是否也会这么上进呢。 康熙表面上只是不在意的讲了几句,但是话是记在心里了。 琢磨着给上书房读书的儿子们加一天假,每天的千秋节,也就死皇后的生辰,也可以休息一天。 保清听到消息楞了楞,伺候的小太监还以为是主子太高兴了。 可保清想的是,皇阿玛是不是太重视皇额娘了。 若皇额娘肚子里的是个阿哥,那么自己在皇阿玛心中的地位是不是还会再掉落一个位置。 太子保成也沉默了一会,收敛了神色,拿起笔继续写师傅今天留的策论,今天的问题是跟河道有关的。 胤祉确是高兴的很,两个哥哥一个比一个努力,他夹在中间那里敢不努力呢。 但是他可比那两位小了好几岁呢,心理跟的上,身体也跟不上了。 所以他其实比两个哥哥更期待去坤宁宫请安,还能吃一顿加餐简直不要太舒服。 额娘也说过,没事可以常去给皇额娘请安。 胤祉此刻美滋滋的接受了千秋节多的一天假期,嘿嘿。 像胤祉这么高兴的可是少数,最起码慈宁宫那位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作者有话说: 嘿嘿,答辩通过了,芜湖。 第71章 七月份正赶上宜妃生辰, 因着去寿康宫看胤祺的时候,提了那么一嘴。 太后笑道:“你常来孝顺哀家,哀家也记得你的心意, 这次生辰哀家也疼疼你, 一应花费从寿康宫走, 办一场热闹热闹。” 宜妃正抱着胤祺,拿着奶糕塞进小手里, 低头温柔的看着儿子吃的喷香。 胤祺因为一直在寿康宫养着,完全是按照太后的方式养大的,身边的嬷嬷也是蒙古出身。 生活的环境蒙古含量过高, 来看自己的额娘也是跟着说蒙古话, 这就导致了胤祺只会说蒙语。 别说汉语了, 连满语都只会几句简单的,勃勃,饿了,来人等。 虽然语言发展不顺利但是身体可是倍棒, 一岁多就开始吃肉粥了,各色肉干和奶糕用来磨牙。 胤祺长的可比同龄的小孩子壮实多了,宜妃见了也欢喜。 身体好才能有以后, 宫里的孩子不容易养住。 从前那些夭折的孩子可是不少,但是打从赫舍里皇后去世之后, 宫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