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163节 (第1/2页)
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国家目前急需人才……接下来,你们的单位分配我说一下。 姜红英,新华社记者部;梁正,京都发改委……林青禾,外交部翻译司…… 希望你们不负祖国对你们的培养,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接下来,会有专人带你们去各自的单位报道。行了,都出去吧。半年后,我期待看到你们的成绩。” 教育部的领导看着林青禾他们离开的背影,他心下十分满意。 随后,林青禾就跟着等在教育部接人的外交部工作人员一起去了外交部的办公楼。 翻译司司长办公室。 “青禾同志,初次见面你好,我是陆知洲。多余的话我今天就不说了,免得耽误你回家团聚。 你心里可能会疑惑,你怎么到了这儿,而不是去了国际司或者新闻司。 咱们这个部门基本上是新成立的,今年从各个大学招的成员也基本都是半吊子英语水平。 虽然你是中文系,但是从大使馆交的报告看。你在留学期间表现优异,和同学还有老师能够很快就无障碍对话。甚至还自学了日语和韩语。从这能看出你的语言天赋很不错,教育部的陈局长和你们说了半年吧? 我这里也是半年,希望半年后你能带出一支专业翻译人才。 好了,今天就先说这么多。以后相处的机会还长着呢。给你一周的时间安排个人事务,一周后,准时报道。有问题吗?” “陆司长,没问题!”林青禾干脆利落地说。 对于一周后就要报道,她没问题。 对于没有回国后从事她的本专业,她也没问题。 出了司长办公室后,林青禾借着部里的电话给胡同居委会打电话。 告知卢向阳不要去教育部得来外交部接她。 * 当卢向阳带着林青禾驶进胡同的时候,她的就开始紧张了。一栋一栋又一栋,越是接近家,她越紧张。 呼吸重了、心乱了、近乡情怯了。 半小时前,林青禾还能和刚结识的外交工作人员侃侃而谈。 可现在她就如同鸵鸟一般,趴在卢向阳的背上,连头都不敢抬。 “媳妇,到家了。”卢向阳温和沉稳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卢向阳牵着她的手,投向她的眼神是那么深邃又柔和。 在卢向阳的安抚下,她那颗焦躁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在院子里自己画画的安安,时刻注意着门外的动静。 当她在第一百零三次抬头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林青禾的时候。她先是一愣,然后极快地绽开笑颜,向着林青禾奔来。 “安安,宝贝,妈妈想你。”林青禾迎上前,张开双臂,像安安小时候那样,抱住了闺女。 “闺女,你瘦了好多。” “妈妈,安安变漂亮了,妈妈也变漂亮了。” 母女情深,几句话的功夫,俩人之间就冲淡了原来那份陌生。 感受着怀里柔软又散发奶粉香味的小身体,林青禾眼里带了泪。 对不起,安安。妈妈让你这么小就被迫和妈妈分离。 林青禾哽咽地叫着:“安安,妈妈和回来,妈妈,妈妈再也不离开你了……” 她“哇”地一声,把脑袋埋进了林青禾的怀里,肩膀不停地颤动着,两只小手紧紧地揪住林青禾衣角,大哭着喊道: “妈妈,妈妈。我好想你。” * 卢向阳牵着媳妇和闺女踏进门槛。 院子里就只有林青麦带着两个小侄子在玩,小旻儿一声“大姑”让林青麦迅速抬头,她看着缓缓走过来的姐姐,眼底瞬间蓄满了泪水。 林青禾路过他身边时,拍了拍即将要升入初中的少年,林青麦那滴泪到底掉了下来。他叫了声:“姐。” 听到动静声,大伙都赶了出来。 身上围着围裙,手里还拎着锅铲的方秀珍从厨房出来,一见到林青禾就眼泪直下,一边叫着“禾儿”一边抱住了林青禾。 穿着棉布背带裤,剪了短发看着文文静静的林青苗从屋里出来。她手里还捏着钢笔,一脸的呆滞。 “姐!” 听到妈妈叫姐姐的声音她像是才反应过来一般,冲上前抱住姐姐。 所有人都在,就在这个小院儿里他们用拥抱表达思念,笑中带泪。每个人的表情似难过伤心又似欢欢喜喜,一时间嘈杂的厉害。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林建国喃喃道。 最后还是卢向阳,他一个个劝。 他说,爸妈,先让小禾去洗漱一下吧。 他说,哥、嫂子,闻到糊味了。 他说,苗儿你不是有很多作业吗,不写完怎么和咱们一块出去玩。 他说,小麦,快把快趴地上的小昊给抱起来。 * 饭桌上,林青禾怀里抱着安安,左手边是卢向阳,右手边是方秀珍。 她给安安夹菜,挑的都是肉菜。 安安看已经有小半碗了,她就挪开饭碗,“妈妈,安安不能只吃肉。爸爸说,要荤素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