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宫花为聘[红楼]_分节阅读_93 (第3/3页)
子读书识字本是大势所趋。再者,她们又不用参加科考,所以不用把说文解字上的数万字都应用自如,大约白话常用的五六千字都掌握了就行。” 林黛玉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贾琦道:“容易不容易,倒是其次。有些事儿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其实早两年我就想过,弄个蒙学堂,让下面的男娃子女娃子都去读书,反正五六岁的孩子也做不了什么,还不如让他们读书识字,等三年下来,掌握了三四千常用字,能看个契约,会简单的算术,也就差不多了。上了十岁呢,就可以细分了,为人精细谨慎的,可以往账房这个路子上发展;心灵手巧的,可以往工匠这个路子发展;脑子灵活,手也巧的,说不定还能够给我们弄些这种大家伙呢!” 其实,贾琦早就有这个意识,想为华夏开启民智。贾琦也想弄个为什么五年义务教育,可没有办法啊,义务教育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又哪里是个小数目?可以说,真的想弄什么义务教育,就跟再交一份人丁税差不多。 如今的人丁税都已经让贾琦有些喘不过气来了,再弄五年义务教育,贾琦肯定是没有这么多钱的,就是下面的百姓,看见孩子都十一二岁了还在学堂里,还要家里养着,心里怕是也要嘀咕的。 所以,三年的学堂,认得几千个字,差不多了。 无论是手里的财力还是世情,也只能够让贾琦做到这一步而已。 要想开民智,就要有教材。 林黛玉知道,自己又要开始忙了。因为身为参知政事的贾琦肯定抽不出这么多时间来弄这个,至于下面的人,也许能够借到下面的那些清客幕僚们的力,但是这些清客们未必会把握好这里面的分寸,毕竟,这个时代的很多先生,大多都希望看到学生们科举高中从此平步青云为他们这些老师争光,开明的老师不是没有,但是,再开明的老师,看到这些学生们日后竟然不是进入官场,而是走入工坊,怕是会有意见。 毕竟,人都是要脸的, 毕竟,老师也是要吃饭的。 如果教出来的学生都进了工坊,只怕那些老师的名声也会遭到损害,情况严重的话,很可能让这些先生们因此断了生计。 林黛玉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贾琦,贾琦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我们给那些先生养老吧。” 养老金制度而已。当然,不可能完全照搬后世的,这里面的细节还需要推敲。还有那些工人,伤残的、老弱的,也要照顾到。 这水利纺纱机都出来了,那么,距离职业工人还会远吗?如果职业工人都有了,那距离工业革命还会远吗? 从庄子上回来,林黛玉跟贾琦两个的脑子都没有停过,他们身边的朱鹭和静鹤两个则抱着速记的板子运笔如飞。她们记录下来的内容,以后都会用上。 回到家里,得到丫头们的通报,贾琦和林黛玉才知道史家人来了。 见林黛玉疑惑,贾琦少不得将原因告诉了林黛玉。 林黛玉惊讶万分:“这么说来,是云妹妹传出了谣言,结果史家信以为真,还把这个消息宣扬了出去,才有了太上皇……” 贾琦点了点头,道:“没错。”贾琦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人都是要脸的,虽然太上皇旨意没有下,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可是太上皇都来问我了,可见小部分人是知道的。太上皇哪里不恼的?宝二哥哥是白身,云姐姐既然嫁给了宝二哥哥,她也是个平民。太上皇怎么可能找一介平民的麻烦?史家,终究是替云姐姐受了难。” 林黛玉叹息了一身,道:“云妹妹怎么能这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