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8节 (第2/2页)
军,上京到了。” 被称呼为将军的中年男人,正是这段时间上京盛传回京述职的李将军。 他遥望上京城门方向, 眼里有些波动,不过一刹那,那点情绪敛去,恢复平静无波。 李将军道:“领一小队随我入宫复命,其余兵将直入威武军军营,听从军营统领安排。” “是!” 他们停顿的时间,从城门口飞出一骑快马。 是上京守城门将领,前来查探消息。 来者高声问道:“可是威武军李将军?” “正是。” 代表军队身份的令牌拿出来让来人看清,确定身份无疑,随后在前面引路,“李将军,各位将士,且随下官进京。” 毕竟是一支军队,要进入国家首都,需要皇帝的手令。 上千人的军队涌进上京,引起的轰动自不必提,基本上所有百姓都出来看热闹了。 刚从边塞回来的士兵,身上还带着煞气,凝聚起来,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百姓们即使在一旁看热闹,也是不自觉远离四五米,多数在道路两旁的屋檐下观望,亦或是在二楼三楼窗户栏杆眺望,受气氛感染,即使讨论,也不敢高声喧哗。 队伍刚入京不久,大部队就脱离队伍往威武军军营而去。 李将军率亲信部下直接去皇宫。 刚到宫门口,就有太监候在那里,看到李将军一行人过来,待几人翻身下马,即上前行礼道,“见过将军,见过各位大人。” 李将军几人拱手,道,“公公久等了。” 太监手中拂尘一挥,笑言:“各位大人请,陛下召见诸位。” “公公请!” 冬日很冷,即使今日有暖阳,人们说话时依然会呼出白气。 然而御书房却是温暖如春,泰安帝穿着一身修身的龙纹常服,坐在御座上,等候远方来人。 待听到太监来禀报人已带到门口,随时等候召命,泰安帝沉声道:“宣!” 进入书房的只有一身盔甲的李将军,其他随从入宫的则在侧殿等候。 李将军行走间虎虎生风,他走到泰安帝下首,单膝跪地,“臣李宏英,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泰安帝略一抬手,“爱卿平身。” “谢陛下!” 李宏英顺势站起,“爱卿这一路可是顺利?” “托陛下洪福,臣这一路,无比顺畅。”李宏英恭敬道,“臣奉陛下之召,特地前来复命,臣不辱使命,率众将士,守得一方安定……” 泰安帝听得李宏英的一番话,心情大好,连叹三声好。 “爱卿辛苦了。”他赞道,“有你们一帮兢兢业业的将士为大夏守卫边关,朕可以高枕无忧了!哈哈……” “陛下谬赞,这是为臣应当做的。” “哈哈……” 公事说完,就该说私事了,泰安帝感叹道,“当年你一离开上京就杳无踪迹,朕还以为有生之年再也无法见到你了。” 没想到时隔二十年,就突然听到了边塞出现了他的消息。 中间二十年去了哪里,他本人不说,没人知道。 就算是泰安帝,也没查到半点踪迹。 不得不说,李宏英的及时出现,挽救了李家在军中的地位。 李宏英当年的军事才能,可不亚于他的堂兄。 李长川再也无法上战场后,李宏英代替了他的位置。 这些年下来,他在军中的威望已得以服众,如今继任大元帅一职绰绰有余。 李宏英入元帅一职,不止是李家的主意,同样也是泰安帝的意思。 只是当年李宏英的阅历还不能服众,无法胜任。 李长川和李玙离开边塞回京,也给了李宏英放开手脚施展的余地。 而今,李宏英任元帅一职,原本已是铁板钉钉。 偏偏这个时候,李长川的双腿好了! 外面即便众多猜疑,泰安帝这边已经有确切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