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_第17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9节 (第2/2页)

祝姆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后亦上前一步,“臣妾请姆后安,祝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之后再到皇子皇孙,宫中妃嫔,最后是宫侍太监们还有侍卫们。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太后满面笑容,看着皇家开枝散叶,热热闹闹的,心里也高兴。

    泰安帝和皇后一左一右扶着太后往前走,皇子妃嫔们跟在后头,太后红光满面的对泰安帝道,“哀家看到皇室如此子嗣繁盛,便是叫我现在闭上眼,哀家也有面目见先皇和列祖列宗了。”

    “呸呸呸!姆后,这大喜的日子,您说这些丧气话做什么?您可是长命百岁的人……”

    泰安帝还没开口,皇后便急得快上火。

    泰安帝接着也开始“谴责”太后说话不注意。

    太后笑意更深,“好好好,我不说了。”儿子儿夫郎孝顺贴心,他这辈子没白活了。

    他们一路浩浩汤汤走到办寿宴的地方。

    早上是单纯家宴,凡事宫中主位以上的妃嫔皆有资格参与,虽然早膳不宜太过油腻,不过也是热闹了一场。

    中午是外臣内眷和使者进宫贺寿的时间,晚上还要寿宴表演。

    基本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巳时中,陆陆续续就有朝廷大臣夫人和皇亲国戚进宫为太后贺寿。

    之后就有规格限制的,只有四品大臣以上、皇亲国戚,一宫主位妃嫔和皇子皇孙才有资格参与。

    太后先是在慈宁宫接受内眷的祝贺,收了一大堆寿礼。

    临近中午的时候,再由泰安帝陪同下,接受百官朝拜。

    这时,所有外族来使也入宫贺寿。

    有资格留下的内眷坐在远远的一边,隐约可以看到主场的情况。

    唱仪的太监有两个,手里拿着长长的礼单,各国来使按实力强弱和与大夏关系远近顺序前后拜寿。

    “翟国使者携东珠十颗、红珊瑚……为太后娘娘贺寿!”

    以翟国二皇子翟烨赫为首的几位使臣站出来,行礼道:“翟国臣民祝贺太后千岁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春秋不老,福星高照。”

    翟国曾叫小翟国,后国家发展愈发昌盛,军事实力强了不少,就改叫翟国,从此举上也侧面证明了翟国皇室的野心。

    但因两国之间并无边界交汇,中间隔了很多个大小部落,大夏虽有警惕,并不放在心上,目前是友好交往。

    “桑国使臣携冰蚕布五十匹、福利如意琉璃摆件十对……为太后娘娘贺寿。”

    以桑国太子桑阳炎为首率领使臣出列:“桑国臣民祝贺太后娘娘  福乐绵绵、如意吉祥……”

    桑国是一个桑树满地,以养蚕织布为主的国家,这个世界,他们国家出来的珍稀布匹,千金难买。

    桑国人无论爷儿哥儿,都会织布,好似是天赋技能一样。

    不过这不代表他们的军事实力不强,只是比起打打杀杀,他们更热衷于将他们的桑国布匹,卖到全世界各国各部落去。

    桑国积累的财富让各邻国眼馋,可惜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因为只要他们敢伸手,桑国的将士都会狠狠剁走,一点也不像外表这么无害。

    桑国和大夏的贸易往来密切,关系是极好的,此时为太后贺寿,桑国太子亲自前来,足以证明其诚意。

    “塔塔尔部族使者携狼皮百张、牛羊……为太后娘娘贺寿!”

    温尔罕带着其他使者站出来,右手握拳抵在胸口,恭敬地弯腰行礼,“温尔罕代表部落子民,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

    泰安帝坐在最上方,看似温和,一身的气势让人不敢轻视,这是一个掌握实权的帝皇。

    太后一直温和而不失威严的笑着。

    唱仪太监接着道:“鞑靼部落使臣携熊皮十张……为太后娘娘贺寿!”

    鞑靼部落的人一站出来,气氛就不那么美好了,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对头,关系那么紧张。

    不过能坐在这里的,起码涵养是十分到位的,除了在场的武将脸色不大好看,其他文臣那是笑得完美无缺。

    “乌勒……”

    等所有代表都贺寿完毕,泰安帝才举着酒杯开口道:“众位使臣远道而来,为朕姆后贺寿,朕心甚悦,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众位海涵!朕敬各位一杯!”

    坐在席位上的众人纷纷举起酒杯,仰头喝尽。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大家基本是一边聊天一边用膳。

    气氛还是很和谐,没有人故意挑事。

    但在场众大臣都很清楚,重头戏还在后头。

    等午宴撤下去,鞑靼部落的一个使臣站出来,众人顿时精神一振,来了!

    扎里布右手抵胸口弯腰行礼道,“皇帝陛下,今日这般喜庆的日子,何不出点节目助兴呢?”

    泰安帝微笑道:“尊使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扎里布道,“臣鞑靼部落的勇士仰慕贵国勇士已久,不如切磋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