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驸马_第四百零八章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 (第2/2页)

,那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

    这种唾面自干的蠢事,他可做不出来!

    只是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阴沟里翻船,被人故技重施,摆了一道!

    两仪殿那件事情尽管被李二陛下三令五申,禁止传播,但抵挡不住长安勋贵的八卦之火,还是在长安的上流社会流传开来。

    从长安而来荆州的人,也就只有那些多,屈指可数,苏然又没有表现出心思堪破的心慌,不像是背主之人,武士彟也不蠢,不会自己给自己找事。

    这件事情,最好也是、最有利的对象,就是长孙师!

    因为自己当时就是用的这个计策,怼了长孙无忌,将长孙冲逼出了京城!

    提出这个计策,不仅可以收拢荆州世族之心,更可以报当时的一箭之仇!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大人才思敏捷,句句金珠,末将真为佩服!”

    思量分析着程处弼这句经典名言的刘仁轨,再次带着闪闪发光的眼眸,向程处弼表达衷心的敬意。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程处弼歪头歪脑地品着茶,随口说道。

    这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著作《权书·心术》中的名句。

    其意为:泰山之崩何等惊天动地,麋鹿之动何等疾快飞迅,但对一个真正的“将”来说,这些都不足以动其心,乱其静,依旧处之泰然。

    泰山之崩、惊天动地,麋鹿之动、疾快飞迅疾速苏洵举这两例,两相比较,对照鲜明,形象地勾勒出“治心”者处乱不惊的神态,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将领要沉着冷静,在突发事变前毫不惊慌失措。

    主将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镇定,临大事而不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第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若能如此,便能把握利害得失,从而抵御敌人。

    只有一个遇巨变而不惊,处干扰而不心动的人,才具有“制利害”、“可以待敌”的资格。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政治形势吧!”

    程处弼点到即止,没有细细明言,将话题转归到当前的主题上来。

    “官府这边刚提出来“以金赎刑”,民间坊市的粮店就开始上涨粮价,这恐怕不是巧合这么简单吧?”

    聪明如刘仁轨,也不需程处弼全部说完,浅尝辄止,便之气大意,将程处弼与苏然对话时,自个的所思所想,问出。

    “再说,以荆州世族的胆子,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与官府为敌吧?”

    “从此事上看,这荆州世族,估计与都督府的那位长孙长史大人勾结不轻啊?”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