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暗地联络 (第3/4页)
。” “不,绝对不能直接对抗。大明虽然庞大,但是他们离我们太远了,这位太孙殿下不会一直留在这里,而那些会被派驻到这里的官员,应该也是被流放的。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操作余地。我们要学会忍辱负重,只有这样,才有明天。” 拜里米苏拉压低着声音,攥着自己儿子的手继续说道:“大明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他们的文官与武将之间有矛盾,与內监之间也有矛盾,而內监与武将之间也有矛盾。我们的麻喇迦虽然小,但是兄弟一心,大明虽然大,但是他们的利益从来都不是一致的。依靠大明的扶持,我们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安全和发展,我们耐心地等待,他们之间的矛盾,一定会爆发的。” “苏丹陛下,二王子和郑总兵到了。” 听到卫兵的禀报,依斯干达沙立即搀扶着自己的父亲坐起身来,然后搀扶着他迎向了门外。 麻喇迦的发展离不开郑和的扶持,没有郑和,大明不一定会选择麻喇迦当做自己的中转地和加工点。 如果没有大明舰队在这里驻扎,带动本地的消费。如果没有大明舰队把麻喇迦当做大明与南洋贸易的重要据点,麻喇迦根本不可能在没有人,没有钱的境况下,还一步步扩大。 这十几年间,麻喇迦的人口从只有几千人,发展到超过三万人。从只有不到五个村子,发展到方圆几百里,常驻人口超过了六万。 这些都是郑和的功劳。 所以麻喇迦上下,对郑和的态度一直非常恭敬,从来没有因为他是一个阉人而看不起他。 他们父子还没有走到院子门口,就看到郑和带着自己的随从,还有他们的老朋友哈三一起走了进来。 “郑总兵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拜里米苏拉父子率先拜了下去。 郑和没有受他们的全礼,侧过了半个身子,又跟他们回了一个礼。“老苏丹不用气,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拜里米苏拉父子当然也是不受他的全礼,双方又互相介绍了一番,相互见礼,然后才一起进了大殿。 双方坐下之后,待侍女沏上从大明运来的茶,拜里米苏拉率先端起了茶碗。“听闻总兵大人在回返大明期间,又率军惩罚了东瀛国,并且直接攻入了东瀛的王城,将他们的国主抓到了大明,实乃不世之功绩啊!也难怪大明皇帝陛下会册封阁下为滇国公。” 郑和举杯笑道:“此事并非和之功绩,主帅乃是太孙殿下,副帅有易信,朱真,还有柳升。和不过是替太孙殿下充当了一回管家。被封滇国公,也是陛下之厚爱,与东瀛并无太大关系。” 拜里米苏拉问道:“此战当真是殿下一手策划?” “名至实归。” 拜里米苏拉心中暗惊,却装作好奇地问道:“鄙人竟不知殿下有如此才干,此事还要多谢总兵大人提醒。昨日与殿下匆匆一见,今日他要宴请南洋诸将,要到明日才有机会拜见。还望总兵大人能多提携,我们也当投其所好,让殿下在麻喇迦过的开心。” 郑和如今正想着跟朱瞻基缓和关系,哪里肯背着议论他。“苏丹不必气。殿下乃不世英才,非我等臣子所能议论,还请见谅。” “此事是我失言,恕罪恕罪。”拜里米苏拉已经明白了,连郑和都不敢背后议论,这位殿下当真不是一个容易算计的角色。他忧心忡忡地说道:“总兵……不,定国公阁下……” 郑和笑道:“我依旧是钦差总兵太监,我们老朋友了,依旧唤我总兵衔更显亲近。” 拜里米苏拉点了点头,又问:“总兵阁下,不知今日可曾听说太孙殿下之行动?” “可是殿下汉化之举?” 拜里米苏拉道:“正是此事。” 郑和大笑道:“鄙人今日一早就见了殿下,然后看了许久殿下安排的各项计划。此乃大义之道,仁政也。” 见郑和兴奋之情不似有伪,拜里米苏拉心里有百般不愿,但是这个时候都不好开口了。 他看了看郑和的随从,除了哈三有些不以为然,其他人也都对太孙的计划表现出了兴奋,或者是赞成的态度。 他登时明白了过来,郑和虽然是异族,但是他自小被朱棣养大,教他识字,习武。郑和虽然对他们有所同情,但是他依旧忠于大明,忠于皇室。 自己认为的灭国之灾,对他来说,却是一项有利大明的国策。 他有些灰心了,如果连郑和都支持这个计划,那他根本找不到能替他说话,还有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