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_第十四章 改变的策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改变的策略 (第3/4页)

属国。并不是因为他们心向大明,主要是因为满者伯夷的强势威逼。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大明退出了交趾,让南洋各国看到了大明的虚弱之后,他们又不理睬大明,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最后只能臣服满者伯夷。

    不过这些就不是王景弘和张谦他们能知道的,而是朱瞻基的推测。

    话题又回到麻喇迦。

    拜里米苏拉因为大明的强势介入,获得了喘息之机。郑和看上了麻喇迦的地理位置,更是给麻喇迦带来了发展机遇。

    永乐三年,拜里米苏拉遣使上表,愿为属郡。永乐七年,郑和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不隶属暹罗。

    永乐九年,拜里米苏拉率领妻子和随从五百余人来朝,进贡麒麟,从此就正式成为大明属国。

    在大明的扶持下,他们原本每年要向暹罗上缴的四十两黄金也不用再上缴。从只有三个村子的地盘,麻喇迦因为舰队的航行,发展成为了南洋最重要的一个海上交通要点。

    郑和船队四次出使,人数均有近三万,历时一年半以上,需装带大量物资。

    因此,需要在航程中途设立一个固定的物资转运站,存放不急需的物品,缓和船队的运输压力,也为使团的往来船队不断补充应用物资。

    麻喇迦正是郑和船队中转的理想地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航运角度,既有利于船泊的停靠补给,又有利于船队等待不同的季候风,为南下远航与返回大明争取到最有利的时机。

    如今的麻喇迦,从几个渔村的深水港,在郑和的发展下,变成了一座全世界最坚固的水寨。

    这里的安全防护,比大明任何一个港口都要坚固,因为在大明根本没有必要建的如此坚固,以前还有倭寇侵扰,现在连倭寇都没有了,何须坚固呢?

    不过,北明山铜矿的开发,对麻喇迦影响也很大。这几年,麻喇迦的发展速度,已经变的缓慢了下来。

    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从南洋地区运输量最大的铜和大米,如今的需求都小了许多。

    交趾的平定,让这个粮仓逐渐发挥作用。以前的广东和福建,大米都是从南洋地区运过去的。

    大明铸造铜钱的铜,大部分也是从南洋地区运回去的。

    如今这两种货物的需求,都下降了,对南洋的影响非常大。

    南洋地区虽然有丰富的铜储量,但是他们各国铸造的铜钱并不被相互之间承认,只有大明的铜钱,才是各国公认的货币。

    大明每年铸造的铜钱,都是从南洋地区拉铜回去,铸造了铜钱又运回来。现在北明山铜矿的开发,大明的铜需求量大减,让这种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朱瞻基听了他们的分析,也对整个南洋地区的局势又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又问道:“那么,这位拜里米苏拉在你们的印象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朱瞻基对拜里米苏拉还有一丝印象,因为他曾经两次到应天府。不过当初他年幼,唯一见过一次,也只是在大朝会上,只知道是个小老头。

    他原本以为他们之间不会有什么联系,因为等他长大的时候,这位拜里米苏拉恐怕早就死了。

    可是没有想到,一直到现在,他依旧还活的好好的。想想他是元朝至正四年出生,到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可真是长寿。

    王景弘与拜里米苏拉的接触最多,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用一个此来介绍,那就是老奸巨猾。”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问:“此言何解?”

    王景弘说道:“开国之初的麻喇迦,强敌四绕,拜里米苏拉却能八面玲珑,为麻喇迦争取生存的空间。北方他与暹罗王国搞好关系,每年缴纳40两黄金给暹罗国换取暂时和平,南方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王国结亲联盟,并且同时以我大明为宗主国,并建立政治意义大于实质管辖意义的宗藩关系。

    而且此人有奶便是娘,根本没有信仰,却以郑总监的喜好为尊,以郑总监信仰绿绿,他在三年前也改信仰绿绿,并且将绿绿设为国教,还改用波斯国的王号与年号。”

    这件事朱瞻基倒是第一次听说,他楞了一下问道:“果真如此?”

    王景弘和张谦都点了点头,朱瞻基一拍桌子,恨声道:“郑和误国!这拜里米苏拉首鼠两端,这次到了麻喇迦,我要让他选定立场,绝不姑息!”

    听到朱瞻基说郑和误国,三人,包括旁边的李亮等人都大惊失色,不知道朱瞻基为何给郑和安插一个如此大的罪名。

    如果这个罪名真的落在郑和的身上,他有九条命也不够杀的。

    王景弘与郑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