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渤泥国 (第3/4页)
多少人口,多少将士?” “两王麾下人口不足十万,将士不足五千,还都是民壮……脱产将士不足五百。” 朱瞻基摇了摇头,这样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指望不上。 不过渤泥国本来就是在夹缝中生存,东部,北部是苏禄国,西部,南部有满者伯夷,麻喇迦,还有大明如今的旧港宣慰司,他们根本没有发展的余地。 旁人不知道,朱瞻基可是很清楚,在黄元丽的地盘上,有一处世界级的大油田。这里出产的轻质油,甚至可以直接加到油箱里面。 虽然现在距离内燃机时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既然要制定长远的计划,这些必须要考虑进去。 婆罗洲这个地方的土地比较贫瘠,一年有半年都有暴雨,土地里面的有机物都被冲刷走了。 而且岛上的环境恶劣,不是高山密林就是沼泽地,人们只能在岛的四周生存。岛中央有无数的毒虫,毒蛇,还有十米长的大蟒蛇。 但是这里又是一处宝地,北部有石油,南部有煤矿,西部又有无数的金矿,岛上的森林里面有无数贵重木材。 虽然现在开发比较困难,但是在未来,这里还是值得期待的。 朱瞻基沉吟了一会儿,跟张谦说道:“渤泥国小势微,四周强国环绕。这里孤暂时不做安排,不过,此行到了渤泥,你们二人帮孤看看,这个这个沙里夫阿里是否值得扶持,他与黄元孙之间,有否可利用的地方。” 两人抱拳应是。朱瞻基又说道:“今晚我要款待黄元丽一行,你们二人也一同作陪。先下去稍事休息吧。” 他们二人退下,朱瞻基又叫来了孙林。 孙林的咨情司建立不久,对大明国内的布网才刚刚结束,对大明境外,现在也就只有东瀛和朝鲜才展开。 他们如今手里的他国情报,也都是从通政司和锦衣卫,以及內监搜集过来的。 所以在抵达渤泥国之前,也需要安排好驻守渤泥国的间谍人选。这边的情报网,不可能一下子铺开,只能先安排一两个人,然后由他们来发展下线。 而间谍的最佳人选,当然是负责贸易的太监最合适。因为负责贸易的太监,手里面有资金,不需要时刻发愁经费,而贸易代表,在他国发展间谍网络,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怀疑。 金阔与孙林商议了一番,安排了一个叫廉惜恩的长随太监。此人原本就曾担任过采买一职,让他负责在渤泥国负责木料,珍珠采买,同时组建咨情司的情报网络,也算是人尽其才。 火红的夕阳在西边的海平面上撒下了耀眼的光芒,海风轻拂起了黄元丽灰白色的头发,在夕阳下也闪耀出一片金黄。 一阵重重的脚步声传来,不用回头,黄元丽就知道是特曼贡亲王走了过来。在这艘船上,只有他能够肆无忌惮地大步行进。 他挥了挥手,几个护卫和侍女就行了礼后,退开了几步。 “王后,已经都问清楚了,太孙殿下在苏禄并未与任何人谈过关于南洋局势方面的话题,他就像是一个商人,只关注贸易,然后喜欢观赏美丽的风景,对几位妃子也很关爱。” 黄元丽回过头来,身子矮了一矮,向特曼贡行了一个礼,才说道:“贵为皇太孙,却不顾风急浪险,远赴重洋,这位太孙殿下此行当不为欣赏美景。大明有无数远见卓识之人,怎会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就舍得让太孙殿下赴险?据说陛下最为重视这位太孙,怎舍得他离开大明,离开自己的照拂?而且,虽然只是短短地见了一面,也能看出,这位太孙殿下并非常人!” 特曼贡笑道:“他当然并非常人,老朽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大俊伟之人,面对他,老朽就为之胆颤。” 黄元丽轻声说道:“真是因为身材高大吗?” 特曼贡迟疑了一下,深思了起来。黄元丽叹了口气说道:“气势,太孙殿下身材高大,但是更难得的是拥有逼人的气势!老妪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像他一样如此傲骨嶙峋之人,不愧是天朝上国的太孙殿下啊!” 虽然出身大明,但是黄元丽幼年之时就随父兄来到了渤泥国。在渤泥国,一个王爷是她的兄长,一个王爷是她的丈夫,她也早就把自己当做了渤泥国的主人。 渤泥国势弱,这些年南征北战,她自己也曾提刀上阵,并不是一般的柔弱女子。 现在,她虽然依旧认大明是故国,但是坐在这个位置,当然也更偏向渤泥国。 特曼贡又说:“在吕宋,这位太孙殿下将吕宋岛划为吕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