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八章 战争暴徒(八千字大章) (第4/5页)
在历史上一共有三次,第一个被封的太监宗爱,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亲近宦官。他跟随皇帝出征,取得大胜,宗爱也因为受到皇帝的喜爱,被封为了秦郡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爵的宦官。 这还没有结束,后来在夺嫡之争中,他帮助拓跋余登基为帝,爵位被提升为冯翊王!但是恃宠而骄,最终被诛杀! 第二个封爵的太监是唐朝时期间谍头子李辅国,曾用名李静忠,为唐朝唐肃宗时期的宦官。他虽然长的奇丑无比,但是精通文字,阴险毒辣,因为掌控间谍机构逐渐地提升着自己的地位。 因为在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随他办事,深受唐肃宗喜欢,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封郕国公。 第三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反派童贯了,他出身最基层,对人情世故非常了解。其运气也是很好,得到皇帝的宠爱有机会领军打仗。 其五十岁左右才得到宋徽宗的重用!在镇压方腊起义的战争中,杀方腊军七万多人!并且跟西夏以及辽国的战争中也多有胜绩,最终因为收复全燕之境,被封为广阳郡王! 至此,其成为历史上领兵时间最长、军权最大、爵位最高的宦官! 跟他们相比,郑和立下的功劳一点也不弱,只是大明对宦官压制的比较厉害,朱元璋甚至根本不允许太监参政。 但是郑和是朱棣养大的,深受朱棣信赖,这次又立下大功,所以朱棣封他为滇国公。 不过,他这个国公与柳升的国公不同,柳升的爵位虽然逐代递降,但是毕竟还能继承。 而郑和的爵位却不能继承,自他起,自他止。 哪怕他收了自己大哥的儿子来继嗣,那个孩子也不能继承他的爵位,只能继承他的家产,这是世爵,一世之爵。 即便是如此,这个封赏也让所有內监羡慕不已,这代表郑和已经彻底脱离內监,有了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 而他们这些人,依旧只是皇室的家仆。 郑和在大殿上再三推辞,但是都没有得到朱棣的允许,最后“勉强”接受了这个封赏。 除了郑和与柳升,其他人就没有封公的了,最高的易信与朱真,也只是封了侯爵。 而纪纲虽然在朝中一大批仇敌,但是在大殿上言明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加上他在东瀛的情报之功,被封石见伯,终生替大明守卫石见。 一个小小的石见,在大明还没有一个大的县大。但是这可是实打实的伯国实封啊,让一大帮文武大臣嫉妒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县之地的实封,就连大明的王爷也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大明的王爷就是养猪,除了每年的俸禄与最多一万亩土地的收入,其他什么事都不能做,一点权力也没有。 但是纪纲如今却拥有石见一地,一万多人的统治权,这种封赏别人不嫉妒才出稀奇了。 在点火之后,朱棣随后就又宣布,今后大明征略海外,所获得土地,将会以此为准,嘉赏众将。 这一下可就不是点火了,而是放了一把熊熊烈火。 文臣都认为此赏太过,武将们一个个却激动无比。 一直到最后,朱棣明言不仅武将,就连文臣若在海外归化的过程中立功,也能得此封赏,这才平息了这场纷争。 听着刘万描述朝堂上的纷争,朱瞻基开心地笑了起来。 今日播下了一颗种子,这棵种子以后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啊! 只要大明的精英分子们都将目光投向海外,这个世界就很快会被染黄。 封建立国,这可是自秦皇统一天下后,就再也没有过的创举。 能当一方土地的主宰,这可比位极人臣更要能吸引人。 不仅仅是文武大臣,就连朱高炽也被震撼的不轻,到了下朝回来,依旧还有些魂不守舍。 “此计可是你向你皇爷爷进言?” 朱瞻基将他引到了世界地图前面,指着那美洲,澳洲,非洲问道:“父王,若不是以封建制度,我大明如何能有效统治这个天下?以东洲为例,船行半年,一年才能抵达,没有好处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里?我大明想要管理那里,不实行分封又能如何管理?” 朱高炽大呼道:“若不能管,我大明要之何益?” 朱瞻基笑道:“那里有大片的金山,银山,难道父王不想要吗?” 这一下朱高炽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只是叹道:“以利驱之,因利亡之啊!” 朱瞻基当然跟他解释不通这个世界如果大明不去占有,以后那些欧洲人就会去占有。最后他们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就会来打大明。 不管如何,大明先占据这些地方,大力移民。哪怕这些地方以后不再听大明的话,那里也都还是汉人,还是黄种人。 这样几百年下来,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给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