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节 (第3/3页)
题,说了会山里的事,林明清和林明非都辞了护林员的职位,虽然少了每月的几百块钱,可是每年进山的进项却比护林员的固定工资高多了。时间还随意,也能照顾家里,更何况他们现在对练武抓紧了许多,连带林明远都算上,林家的几个兄弟,都有种山中隐士的感觉,如今功夫都挺扎实的。 大柱哥回去不久,林明清又来了,这次带着他小舅子,玉溪知道林明清这个小舅子在林明清嫂子回门后,跟过来的,一个初三学生,许是他姐姐一直盼着弟弟有出息,这孩子也知道姐姐不容易,学习十分刻苦,原本他姐姐想让他到家里玩的,哪想到这小子过来,就在家里学习,玉溪这两天忙,还是第一回见着。 “还有两天过年了,他明个回去,我就带他过来认认门。”林明清对着玉溪说,“对了他明年考高中,我想着让他考你的学校,到时候你帮着照应一下。” 玉溪一听就知道这孩子学习不错,点头应了“没问题。有什么事找我就行,要是学习上那里有问题,我也能解答。” 进屋一直显得很腼腆的王铮,听了玉溪的话才抬头认真看了玉溪一眼,不过等玉溪看向他的时候,脑袋又低下去了。 林明清看他的样子,使劲的揉了揉他的脑袋,“你说你这性子怎么一点不像你姐,太腼腆了。等初二我跟你姐回去,你收拾一下,以后就跟着我们住,怎么也改改你这性子。” 王铮脸红了一片有些恼羞,却也没挣脱,让林明清把他头发揉成一团。对这个姐夫他还是很敬重的。 玉溪笑了笑,觉着林明清成家后整个人都稳重多了,以前他可是最胡闹。 88、第 88 章 ... 好兄弟家庭幸福,这是很快乐的事情,现在跟玉溪关系比较亲近的几家,过的都挺红火,村子里有不少人家都借了玉溪的光,去了京城,这两年多拿回来不少钱,村子里都有几家盖新房的了。 所以今年玉溪家格外热闹,初一就来了不少年轻人过来拜年,玉溪毕竟辈小,长辈不会过来,直接派家里的孩子过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这样一来玉溪家就成了孩子窝了,大的跟玉溪一块,小的就由二娃三娃招待,俩孩子都带着一帮年龄相差不多的孩子玩,家里的花生瓜子,冻秋梨,果脯准备招待客人的小食品消耗极快,这帮孩子连吃带拿的玩的还好,以至于以后的一些日子玉溪家人员不断。 初三那天玉溪家来了不速之客,这天村子里的孩子们可能跟母亲回娘家了,玉溪家也清净下来,闲着没事,玉溪跟姜森折腾大白,大白成天的穿着绿色的小衣服在村子里晃荡,大家看着觉着好特别好玩,三婶,六婶,也跟着凑热闹,给它织了几件小毛衣,毛线是玉溪送的,家里绵羊产的毛不少,质量好,玉溪也不准备买,就各家送了些。 三婶六婶他们就是用剩下的毛线织的,一点不费事,快的两三个小时就一件。花样还挺多的。 这不是过年了,三婶子给牛牛和三娃做了一套红色的非常喜庆的小棉袄,顺手也给大白做了一件,它现在待遇快跟俩孩子持平。许是穿了衣服了,大白现在几乎不用前腿着地了,总是用后腿双脚跳,那双脚,看着有点像袋鼠。今个早上不知道谁把三娃去年的鞋子给它穿上了,一双红色棉鞋,穿在脚上正好,可能觉着挺美,特烧包的蹦到玉溪跟前晃悠。 玉溪一看乐了,觉着这大白也是个天才,他家十三太保都比不了,越看越觉着好玩,干脆拿出几块小碎皮子,琢磨着给大白做一双鞋子。姜森也在一边凑热闹,说给它再弄个小帽子。俩人一个劲的折腾又是量脚,又是揉脑袋的。正乐呵着,就听见门口狗叫。 玉溪走了出去,就看着于飞父子俩站在门口,“林先生过年好。”于飞的父亲于震海,笑着拱手。 “于先生过年好。”进门是客,玉溪总不能把人赶出去,不过脸上表情只是淡淡的。并没有过多热情。 玉溪几乎下意识的没有带着于家父子进东屋,而是把两人迎进西屋。 “之前我们家小飞受伤,如果不是您的救助,恐怕现在已经不能站在这里了,我今天带着小飞过来,一则是谢谢您的救命之恩,二则是给您拜个晚年。”于震海说的十分客气。甚至用上了敬语,玉溪一听就觉着这人十有八九已经知道他古武者的身份,不然光救助之恩,还不至于让他这个四十多岁的人对他这么客气。 “这不算什么。于先生不必这么客气,这种事情随碰到了都不会见死不救。”玉溪轻笑了一下,并没有说大黄的事情。 这时,姜森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端着茶具过来。 “姜先生。”于飞没想到姜森也在这里,看到他赶紧站了起来,于震海慢了些随后站了起来。 “两位请坐不必客气。”姜森将托盘放在炕桌上,“这是自家做的山丁子茶,虽然不算名贵也有番特色,两位请尝一尝。”